我们的弄作物营养素 (Crop Nutrients)业务正在英格兰东北部着手开发一个最先进的杂卤石开采模式,另外也在参与英国食品杂货零售商 Tesco 开展的大规模低碳肥料田间试验。
预计到 2050 年,全世界的人口将接近 100 亿1。如何在不破坏地球环境的情况下养活更多的人,成为了 21 世纪的一个决定性挑战;而要应对这一挑战,全安求粮食可能需要再增产 56%2。因此,除非我们改变生产方法,否则满足人口粮食产量需求将依赖额外 5.93 亿公顷的农业用地3,即两个印度那么大的面积,才可实现。

食物产量增加 56%
谷物产量增加 50%
禽肉产量增加 88%
农业用地增加 5.93 亿公顷(印度面积的两倍)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可耕地面积仅增加 13% 的情况下4,化学肥料等创新技术帮助粮食产量提高了 150%5。这些在一个多世纪前引进且富含营养的人造产品,帮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并在支持人口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全球可能有将近一半人口的粮食供应需依赖合成肥料6。
然而,全球粮食系统(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占到全球人为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的三分之一7,其中作物生产占到这些排放的 27%;其中的 21% 又可以直接归因于人类消费8。我们还知道,化学肥料的使用会使土壤退化,肥沃的土壤正以每年 240 亿吨的速度流失9。
如何在不加剧气候危机的情况下增加粮食产量,这一挑战的规模及复杂性意味着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保护环境并改善土壤肥力。
杂卤石— 一种利于未来的天然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例如,粮食生产系统的多样化和改进土地管理规范等。由于全球每年有 13 亿吨粮食损失或浪费掉(其中有 40-50% 是根茎类作物、水果和蔬菜10),因此改善粮食消费的可持续性也很关键。
另一个重要的领域便是开发并提供有利于未来的产品,即在能帮助世界变得更清洁、更环保的同时,又能可持续地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需求的产品。

而杂卤石,这种天然存在的矿物,便是这样一类产品。它含有大量的硫、镁、钾和钙,非常适合用作肥料,可通过改善土壤来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又能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化学肥料的功效。
这正好是英美资源集团能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域。因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杂卤石矿床位于英格兰北约克郡,就在我们的 Woodsmith 矿场。自 2020 年 3 月购得该项目以来,我们的农作物营养素团队便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先进的操作方案,通过从地下开采杂卤石,并将其转化为天然矿物肥料 POLY4。
建立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科学研究证明,POLY4 有几个关键性能可使农业整个产业受益:与传统肥料相比,它不仅能提升产量,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并且更加环保。
英美资源集团已进行 1500 多次商业规模的“农场”示范来证明 POLY4 的优势和价值。据试验显示,它可使作物产量平均提高 3-5%,达到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预估]所需的产量提高值。但使 POLY4 与传统化肥区别开来的却是其带来的额外的、独特的优势。

首先,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POLY4 能提高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和有效利用 — 无论是来自土壤内部还是所施用肥料的养分。能更高效地利用养分是一项关键优势,因为它可以减少相同产量所需的化肥量。
POLY4 还拥有更长的肥效期来满足作物的需求。 据观测,与传统钾肥相比,POLY4 可促使氮、磷吸收量增加 6%。而这主要归功于它的多营养特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正如人类一样,植物也需要更均衡、更有营养的“饮食”,才能变得更强壮、更健康,进而取得更高产量。
其次,POLY4 能与土壤和谐共处。它能通过增加钙质来改善土壤健康,帮助稳定土壤结构,由此带来更好的渗透性、保湿性、排水性和透气性。更健康的土壤还可抵抗压实和侵蚀,为土壤生物提供更有利的生存环境。此外,与需要采取补救措施以应对有害影响的化学肥料不同,POLY4 没有已知的有害影响;它的氯化物含量很低,pH 值处于中性,不会导致盐分指数突然增加(如传统的钾肥),从而对土壤中的生物群落造成影响。
第三,它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由于矿石与产品的比例为 1:1,且采用零化学处理工艺,所以它产生的废物很少,非常适合用于有机耕作。由于 Woodsmith 的开采采取对环境影响小的设计,所以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也较同类的常规肥料少 85%。

试验与测试
我们正继续探索新的机会来验证该产品的潜力,目前,我们正联合英国最大的连锁超市 Tesco 进行一项大规模低碳肥料商业试验。
该试验的目的旨在确定最具可持续性和最具成本效益的传统化肥替代方案。试验计划于 2023 年的作物生长季,在 Tesco 田间蔬菜供应商的 1300 公顷土地上测试包括 POLY4 在内的七种不同低碳肥料,并在 2024 年将试验田面积扩大到至少 4000 公顷。试验开展的第一年预计将产出高达 7 万吨的新鲜农产品(包括生菜、胡萝卜和土豆),到 2024 年增至 20 万吨。
Tesco 预计,与使用传统化学肥料相比,该试验在整个生长季节因蔬菜生产而排放的温室气体最高将减少 20%。该举措可为大规模低碳化肥生产铺平道路。
农作物营养素部门的创新和新业务模式经理 Ekaterina Yakovenko 表示:“我们很自豪能在 Woodsmith 项目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符合英美资源集团‘重新定义采矿,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也符合我们‘为所有优先考虑环境责任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农业综合企业提供真正的材料解决方案,并成为它们首选合作伙伴’的目标。”
“除了在帮助解决全球农业挑战和满足世界人口营养需求方面发挥作用外,Woodsmith 项目和我们为实现 POLY4 化肥产品所做的努力也将对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为当地民众和企业带来改变。”
努力将 Woodsmith 的经验推向世界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两个超过一英里深的矿井,以及一条通往加工厂的 37 公里长隧道。作为英美资源集团可持续开采计划的一个基本方面,该矿的设计旨在确保仅对地表和环境产生有限的影响。
2023 年 2 月 23 日,英美资源集团宣布今年将对 Woodsmith 总计投资 6.5 亿英镑,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每年继续拨款约 8 亿英镑,这将是 2027 年之前的一项重大投资。预计到 2027 年,新矿生产的首批产品将上市。i
该项目目前在惠特比、蒂赛德和斯卡伯勒雇佣了 1650 多名员工,其中大多数来自当地周边社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该项目去年为约克郡和东北部经济贡献了 2.22 亿英镑,而自启动以来,其贡献已超过 12 亿英镑。
如需进一步了解 Woodsmith 项目及 POLY4,请点击此处。
i https://www.tescoplc.com/news/2023/greener-greens-tesco-launches-uk-s-largest-low
1“Growing at a slower pace, world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ach 9.7 billion in 2050…”;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2019 年 6 月 17 日;https://bit.ly/2ktEwjn
2“Sustainably feeding the world in 2050: Are efficiency and equity the answer?”;EIT Food;2019 年 8 月 20 日;https://bit.ly/3mLoXDq
3“How to sustainably feed 10 billion people by 2050, in 21 charts”;J. Ranganathan、R. Waite、T. Searchinger、C. Hanson;世界资源研究所;2018 年 12 月 5 日;https://bit.ly/3ZFT8KM
4出处同上。
5“Remarks by CFS Chair at the Global Leaders’ Symposium at the Food for Future Summit 2022”;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Committee on World Food Security);2022 年 2 月 24 日;https://bit.ly/3mPohwG
6“How many people does synthetic fertiliser feed?”;H. Ritchie;Our World in Data;2017 年 11 月 7 日;https://bit.ly/3FeM2F1
7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food systems: building the evidence base”;Francesco N Tubiello 等;《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第 16 卷,第 6 期;2021 年 6 月 8 日出版,https://bit.ly/3ZvEJAr
8“How many people does synthetic fertiliser feed?”;H. Ritchie;Our World in Data;2017 年 11 月 7 日;https://bit.ly/3FeM2F1
9“Global Land Outlook”第一版;第 1 部分,第 4 章;第 52 页;《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UNCCD)》;2017 年;https://bit.ly/3yzh1aY
10‘Food Waste Facts’,Stop Wasting Food Movement(停止食物浪费运动),https://bit.ly/3Lfo2W9